詩的星座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訪談稿,印象深刻,因爲記者和臺灣作家駱以軍居然在聊星座。駱以軍說他喜歡雙魚座,加西亞·馬爾克斯、朱天心都是雙魚,“蠻多很好作家是雙魚座,不像牡羊座都是運動員。”駱以軍自己就是牡羊座,記者接着說,波德萊爾是牡羊,駱接話,“他非常典型呵。”接着又說,處女座也有很多小說家,朱天文、張愛玲都是。
大概很少在正兒八經的訪談裏看到作家談星座,所以這個對話看得我好歡樂。直到有一天,我翻開《與詞的搏鬥》,又看見了這篇訪談,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採訪是凌越做的,坊間有傳,凌越又稱“星座小王子”,雙魚座。
《與詞的搏鬥》收錄了凌越在過去十年裏做的所有訪談,受訪者總共11位,其中8位是詩人。這無疑跟凌越本身是詩人有關,他在媒體做兼職編輯,只有感興趣的採訪對象他纔會客串記者角色。訪談稿要好看,受訪者固然重要,但提問者也很關鍵,棋逢對手方有火花,所以看身爲詩人的凌越採訪其他詩人,更多像是詩人相互之間的切磋,沒有刻意刻板的話題設置,但有即興隨性的漫談,對談間有其內在的發展邏輯,而凌越要做的只是稍稍引導方向。
全書最精彩也最重頭的無疑是多多的四篇訪談。多多一直被認爲是朦朧派詩人,但他在訪談中強調,“我根本就不是朦朧詩人,我從來就沒有朦朧過”。作爲一名業餘詩歌愛好者,仔細讀下來,不僅對多多本人有更深的瞭解,對整個詩歌界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比如知道了重要的巴西詩人諾昂·卡布拉爾、意大利詩人翁加雷蒂。
以前覺得多多好酷啊,“不會做夢的腦子/只是一塊時間的荒地”,原來他何止是酷呢,他簡直太“驕傲”了。他對凌越說,“你應該去讀一下詩人傳記,沒有一個大詩人是不驕傲的。最驕傲的人才能做詩人。我覺得大部分的問題是沒有驕傲,就出問題了……我太驕傲了,我經常傷害別人,但是我覺得記恨我的人很少,很有意思。”也正是這樣,在談到策蘭、海德格爾時,凌越提到意象主義,多多重申他不從任何主義說起,“因爲那是言說的範疇,不是創作的範疇。創作的範疇要還原回到原點。”在多多眼裏,詩歌是詞與詞的搏鬥,是詞與詞的碰撞、粘連,張力在詞語碰撞產生的矛盾修辭下產生,所以他會把詩歌改上七十遍,“我不信杜甫那麼偉大詩篇中的對仗是一揮而就的,都是要靠勞動—勞動出來的。”一般的訪談稿我基本看一遍就過了,但凌越和多多的這幾篇對話我確實看了好幾次,如果套用多多那句“有一個飛翔的家—在找我們”,在對談間管窺他們對詩歌的理解時,我感受到了“有一個飛翔的詩歌世界—在找我們”。
如果一定要說這本訪談錄有什麼遺憾,跟黃燦然的採訪或許勉強算吧。凌越和黃燦然是多年的好友,可惜這篇訪談是通過郵件做的,顯得過於嚴肅和板直,少了面談時的隨機與生動。往往很多精彩的語言,只有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才能迸發出來。
大概很少在正兒八經的訪談裏看到作家談星座,所以這個對話看得我好歡樂。直到有一天,我翻開《與詞的搏鬥》,又看見了這篇訪談,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採訪是凌越做的,坊間有傳,凌越又稱“星座小王子”,雙魚座。
《與詞的搏鬥》收錄了凌越在過去十年裏做的所有訪談,受訪者總共11位,其中8位是詩人。這無疑跟凌越本身是詩人有關,他在媒體做兼職編輯,只有感興趣的採訪對象他纔會客串記者角色。訪談稿要好看,受訪者固然重要,但提問者也很關鍵,棋逢對手方有火花,所以看身爲詩人的凌越採訪其他詩人,更多像是詩人相互之間的切磋,沒有刻意刻板的話題設置,但有即興隨性的漫談,對談間有其內在的發展邏輯,而凌越要做的只是稍稍引導方向。
全書最精彩也最重頭的無疑是多多的四篇訪談。多多一直被認爲是朦朧派詩人,但他在訪談中強調,“我根本就不是朦朧詩人,我從來就沒有朦朧過”。作爲一名業餘詩歌愛好者,仔細讀下來,不僅對多多本人有更深的瞭解,對整個詩歌界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比如知道了重要的巴西詩人諾昂·卡布拉爾、意大利詩人翁加雷蒂。
以前覺得多多好酷啊,“不會做夢的腦子/只是一塊時間的荒地”,原來他何止是酷呢,他簡直太“驕傲”了。他對凌越說,“你應該去讀一下詩人傳記,沒有一個大詩人是不驕傲的。最驕傲的人才能做詩人。我覺得大部分的問題是沒有驕傲,就出問題了……我太驕傲了,我經常傷害別人,但是我覺得記恨我的人很少,很有意思。”也正是這樣,在談到策蘭、海德格爾時,凌越提到意象主義,多多重申他不從任何主義說起,“因爲那是言說的範疇,不是創作的範疇。創作的範疇要還原回到原點。”在多多眼裏,詩歌是詞與詞的搏鬥,是詞與詞的碰撞、粘連,張力在詞語碰撞產生的矛盾修辭下產生,所以他會把詩歌改上七十遍,“我不信杜甫那麼偉大詩篇中的對仗是一揮而就的,都是要靠勞動—勞動出來的。”一般的訪談稿我基本看一遍就過了,但凌越和多多的這幾篇對話我確實看了好幾次,如果套用多多那句“有一個飛翔的家—在找我們”,在對談間管窺他們對詩歌的理解時,我感受到了“有一個飛翔的詩歌世界—在找我們”。
如果一定要說這本訪談錄有什麼遺憾,跟黃燦然的採訪或許勉強算吧。凌越和黃燦然是多年的好友,可惜這篇訪談是通過郵件做的,顯得過於嚴肅和板直,少了面談時的隨機與生動。往往很多精彩的語言,只有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才能迸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