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常識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及鬼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 ,是七月十四日 ,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爲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爲中元節 ,佛教稱爲盂蘭盆節 (簡稱盂蘭節 ),民間俗稱鬼節 、 七月半 。
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 、誦經作法等「普渡」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爲「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爲盛大的祭典,稱爲「盂蘭盛會」。
佛教典故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據《 佛說盂蘭盆經 》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 ,「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衆 .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 (簡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 ,目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爲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 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衆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 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 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 自此往後,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
道教說法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爲「三元」),認爲「三元」就是天官大帝 、 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 「 三官大帝 」的別稱, 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爲三官大帝的誕辰。正月十五日稱爲「上元」 ——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爲「中元」 ——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爲「下元」 ——水官生日,是爲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佈施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渡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不過香港 、 閩南 、 臺灣 、 潮汕並不從此風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舉行祭典。 但後來由於時代變遷,目前在臺灣的中元節,機關行號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則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週末假日舉辦。
民間信仰與祭典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起初因佛教盂蘭盆會施捨餓鬼爲始,因宋朝儒釋道三教合流 ,與道教中元節的祭祀亡者靈魂、 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動結合,構成中國乃至東亞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動 。
佛家盂蘭盆法會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部派佛教時期, 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而在中國 ,《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 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
融入道教中元節到了宋朝的時候,由於儒 、釋 、道合流的日趨明顯。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爲上元,七月十五日爲中元,十月十五日爲下元,並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 「中元地官節」相結合,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衆鬼,期使獲得三官中的地官赦罪,獲得解脫。 因此民間習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變成「祭鬼」,亦即爲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餓鬼但與道教和儒家的祭祀習慣不同,盂蘭盆法會以素食施食供養。
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 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 、誦經作法等「普渡」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爲「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爲盛大的祭典,稱爲「盂蘭盛會」。
佛教典故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據《 佛說盂蘭盆經 》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 ,「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衆 .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 (簡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 ,目連通過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爲焰灰,目連大聲向釋迦牟尼佛哭救。 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衆僧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 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 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 自此往後,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
道教說法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爲「三元」),認爲「三元」就是天官大帝 、 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 「 三官大帝 」的別稱, 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爲三官大帝的誕辰。正月十五日稱爲「上元」 ——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爲「中元」 ——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爲「下元」 ——水官生日,是爲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佈施的祭祀儀式。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渡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不過香港 、 閩南 、 臺灣 、 潮汕並不從此風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舉行祭典。 但後來由於時代變遷,目前在臺灣的中元節,機關行號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則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週末假日舉辦。
民間信仰與祭典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起初因佛教盂蘭盆會施捨餓鬼爲始,因宋朝儒釋道三教合流 ,與道教中元節的祭祀亡者靈魂、 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動結合,構成中國乃至東亞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動 。
佛家盂蘭盆法會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部派佛教時期, 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而在中國 ,《佛說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歷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 梁武帝時代,始興盂蘭盆法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朝時期,法會活動呈現興盛,官民共樂。
融入道教中元節到了宋朝的時候,由於儒 、釋 、道合流的日趨明顯。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爲上元,七月十五日爲中元,十月十五日爲下元,並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 「中元地官節」相結合,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衆鬼,期使獲得三官中的地官赦罪,獲得解脫。 因此民間習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變成「祭鬼」,亦即爲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餓鬼但與道教和儒家的祭祀習慣不同,盂蘭盆法會以素食施食供養。